太空发射市场新飞行器的新前景

太空发射市场新飞行器的新前景

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太空商业周(WSBW)的第一天,全球多家顶尖发射服务提供商表示,随着一系列新型及待推出的运载火箭——阿丽亚娜 6 号、星际飞船、火神号、新格伦号和日蚀号的出现,太空发射市场即将进入一个新时代。

阿丽亚娜空间公司首席执行官大卫·卡瓦约承认,开发并推进新型运载火箭阿丽亚娜 6 号对公司来说是一项“挑战”。他称这一挑战是“一场为了加快进度而进行的日常斗争”,并表示阿丽亚娜空间公司希望让阿丽亚娜 6 号的前 5 至 10 次飞行成为有史以来速度最快的飞行之一。在欧洲航天局(ESA)去年进行首次发射之后,阿丽亚娜空间公司今年已经进行了两次阿丽亚娜 6 号商业发射任务。

另一个关键话题是“模块化”以及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能力。“阿丽亚娜 6 号专为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设计,但也非常适合星座任务。该火箭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模块化是关键。阿丽亚娜 6 号有两种配置——重型和中型。现在,我们希望执行多种任务。我们也在考虑发射小卫星的经济性。我们正在评估如何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

亚马逊的柯伊伯项目已经预订了阿丽亚娜空间公司大量的未来发射能力,但卡瓦约表示,2028 年仍有发射窗口,2029 年有望成为另一个转折点,届时将围绕一网公司和 IRIS² 进行大型发射任务。

他认为,整个太空行业即将发生重大变革,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拥有自主的太空基础设施。“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我们正在谈论庞大的自主基础设施。我坚信,未来十年将会出现一些大型自主项目。”

联合发射联盟(ULA)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公司,目前正在为适应新的卫星时代进行现代化改造。

联合发射联盟火神号开发与高级项目高级副总裁马克·佩勒谈到了该公司为提高发射节奏并将火神半人马座运载火箭推向市场所做的工作。该公司开发了一个灵活的发射台,可同时用于阿特拉斯和火神号火箭。此外,为了加快发射速度,公司还在建设第二个处理设施和第二个移动平台。公司希望这些举措能增加客户对火神号的需求。

佩勒说:“我们开发了一款性能出色的火箭,可用于低地球轨道(LEO)任务。火神号非常适合,我们对其低地球轨道配置进行了一些调整,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联合发射联盟目前有超过 70 次发射任务的积压。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继续主导着发射市场,今年已经进行了惊人的 116 次发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商业销售副总裁斯蒂芬妮·贝德纳雷克表示,明年该公司的发射节奏可能会达到一个新高度。贝德纳雷克称,这一成功的关键在于可重复使用性,以及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能够从每次飞行中学习并将数据应用于未来飞行。

贝德纳雷克还提到了一个关于可重复使用性的有趣数据,即一枚助推器最近完成了第 30 次发射。她说:“这比一些火箭项目的发射次数还多。如果没有可重复使用性,我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发射节奏。可重复使用性是成功的绝对关键。”

贝德纳雷克还提到了一个关于可重复使用性的有趣数据,即一枚助推器最近完成了第 30 次发射。她说:“这比一些火箭项目的发射次数还多。如果没有可重复使用性,我们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发射节奏。可重复使用性是成功的绝对关键。”

贝德纳雷克认为,向星际飞船过渡的时间“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长”,但她表示,只要“最保守的客户”有需求,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就会继续使用猎鹰 9 号火箭。

当然,星际飞船的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成为头条新闻。“我们在日程安排上一直非常激进。我认为向星际飞船的过渡会比人们想象的更快。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将同时使用星际飞船和猎鹰号火箭。有些原本为猎鹰号设计的有效载荷,将转由星际飞船发射。”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型运载火箭是蓝色起源公司的新格伦号运载火箭,它即将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 ESCAPADE 航天器执行第二次发射任务。

蓝色起源公司新格伦号任务管理副总裁劳拉·马甘尼斯表示,公司收到了大量对新格伦号的“客户需求”。她还强调了可重复使用性的重要性,以及蓝色起源公司如何为客户投资工具和简化流程。马甘尼斯认为,新格伦号在低地球轨道星座任务方面将“高度优化”,并希望借此获得新合同。明年对蓝色起源公司来说将是关键的一年,马甘尼斯相信,从明年开始,公司每月能够进行多次发射。

三菱重工业有限公司(MHI)太空系统部门业务开发副总经理椎名信之谈到了日本的发射市场。他表示,随着日本推出多款新型中小型火箭,未来日本将更容易进入太空。

小组讨论的最后一个话题是美国金穹导弹防御基础设施未来可能产生的发射需求。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运载火箭部门业务开发与战略主管妮可·乔丹·马丁内斯表示,由于金穹系统可能需要大量发射任务,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新型日蚀号火箭专为大量发射任务而设计,因此该公司很适合参与这个项目。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正与萤火虫航天公司合作开发日蚀号火箭,作为安塔瑞斯火箭的继任者。

佩勒也表示,金穹项目与联合发射联盟在国家安全发射方面的经验相契合。

马甘尼斯补充道:“我们很高兴看到金穹项目的进展,我们认为自己将参与其中。我认为,要使金穹项目取得成功,发射环节需要融入设计之中。”


本文编译自 SatelliteToday ,发表于2025-09-15



微信扫描下方的二维码阅读本文

卫星通信观察 的头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